□ 中共忻州市忻府区委党校 李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组织体系的基石,是贯彻实施党的政策、主张的前沿阵地,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党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
一、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党建工作就是组织学习、发展党员,有的认为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还有部分农村党组织活动形式不灵活,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催交党费而已,对党员的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作风不实。
二、做好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对策
1.加大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力度。在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工作过程中,党组织本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需求,我们应该重视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升党组织干部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员引入上,应该对于用人渠道进行有效拓展,更好地引进优秀人才。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工作原则和责任使命。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调研和规划工作,积极抓好相关管理,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助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2.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机制很重要。我们要围绕农村党建工作特点,构建一套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围绕不同层级的、具备更强针对性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要重视农村党建工作推进效果,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推进落实,充分了解广大农村居民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快速下达和传递新思想新理念,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问题,打造强大的推动力。
3.建设学习型农村党组织,不断提高驾驭工作能力。学习是党员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和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经验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并提出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要不断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养,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进一步武装广大农村党员的头脑,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自觉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学习时,我们可以创新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如,可以改变以往政治理论学习方法,不再以念书读报为主,而是采取以专题发言为主、集中研讨农村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的讨论式学习方式,先由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就工作中某个主要问题作中心发言,然后分管领导作点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建议。这种专题研讨的政治理论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党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创建学习型、研究型的农村党组织奠定良好基础。集中学习时可以通过党支部及党小组进行学习;自学时可以指定一定的必读篇目,让广大党员在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习,认识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思考一些重要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新思路
面对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要结合实际,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一是抓好标准和规划的制定,建立党员管理制度,给党员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针对党员干部建立长期的学习制度、检查制度、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使党组织和党员能够明确年度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及采取的措施,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明确怎么做;二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保障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
总之,我们要科学认识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认识党务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进一步增强搞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的决策和要求上来,与时俱进,居安思危,勤于研究新情况,善于解决新问题,敢于接受新事物,从大局着眼,从每一项具体工作入手,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