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查询

学术前沿

疫情下的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力影响
2020-07-16 07:56  |  浏览次数:

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1]。比如强化担当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提升网上就业服务能力,拓宽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并增加升学深造机会,关心关爱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规范管理提升就业工作服务水平[1]。这就是在疫情背景下史上最难求职季国家为了“稳就业、保就业”采取的强有力的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对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决心。在习总书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指引下,如何做好今87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稳定社会、促进民生、复兴中国梦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这个毕业季注定非比寻常。这就要求对于毕业生程序化的求职、招聘、面试、签约的节奏需要重新调整。那么如何研判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是国家社会高校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景分析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2]。《报告》显示有相关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是毕业生求职成功获得offer”的主要原因。还有学生表示,面试技巧高、专业就业前景好和名校毕业也是成功获得“offer”的加分项。

国内教育界一些学者近几年也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相关方面研究。首先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研究。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校教育因素、就业市场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付琼2020[3])。当然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大学生生源地、家庭收入、社会资源、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朱成功,赵普凡2020[4])。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研究,指出大学毕业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意识薄弱,机会意识差,以及国家政策、区域经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等大环境一定程度造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马晓倩,田文婷,向杰2019[5])。指出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问题主要包括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存在不足、大学生自身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等(赵阳,2019[6])。

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在正常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对于特殊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众所周知,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计874万人,较去年增加40万。原本面临多重压力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又突遭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那么,作为人才培养和供给方的普通高校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指导、帮助、服务学生克服多重困难,应对就业压力,实现顺利就业呢?这是国家、社会、高校、毕业生、企业、家庭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020年国家为了缓解疫情下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政策等促进大学生就业。但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存在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经实步调查我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求职渠道不畅通、求职节奏不适应、求职心理不健康、求职意识不强烈、求职心态不乐观、求职行动不积极、求职技巧不掌握、求职能力不具备等。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成立了运城学院就业现状调查研究小组,从这几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建立了“调查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的提升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机理研究模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研究体系构建

就业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7]结合目前大学生实际情况来说,就业力即就业竞争力,是反映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就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获取和维持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途径的综合能力[8]1“就业力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自评体系,标是使其能够全面系统客观理性地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最终提升高校就业

三、高校毕业生现状分析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40%多认为疫情对其影响不是很大,甚至没有影响。约50%的学生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谈心谈话,分析前者主要原因1.早下手为强。部分毕业生表示在去年的冬季招聘会上已经选择了相对满意的目标企业并签订了三方协议,所以今年相对心中没有就业压力,而是一心在家做毕设;2.毕业才能就业。部分毕业生表示因为目标企业面试报名条件是必须有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疫情期间也能专心在家做毕设;3.坏事变好事。部分毕业生表示疫情期间国家社会高校企业等举办了大量的网络就业平台,毕业生不出门就能在网络上求职,不仅选择余地大,而且求职成本低。另外今年由于国家“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的系列举措,让原本以为目标求职没希望的毕业生意外地获得了就业的机会,找到了满意的单位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