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查询

学术前沿

线上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2020-07-16 07:58  |  浏览次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模式的飞速发展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腾讯会议、钉钉、学习通、微信、QQ等平台的进一步开发,为学生实现线上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学,才能最大可能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方面

 在传统教学中,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生进入学校集中学习,学校集中管理,通过课堂表现情况及考试成绩来反映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而网络教学,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监督,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具体体现在:学校通过课前半小时老师的签到、授课的章节内容、授课过程中和学生互动截图、下课前学生签到记录、院系两级督导检查监督教师授课;而教师通过学生签到、学生在线答疑、完成作业情况来监督学生学习。

2、教学资源方面 

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本,若有些不理解的问题,需求助于教师或到图书馆里查阅需要的资料,查找资料有时需要付出较多时间和较大的精力,而网络教学主要载体是网络,网络只需要短时间内就可以查找所需要的全部内容,有时学生还能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信息,改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3、教学方式方面

网络直播是现在比较主流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因授课对象是即将走向临床实习的护士),借助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入新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可以和上课的同学一起交流,师生互动、学生和学生互动,这种直播授课形式尽可能地还原了真实的课堂,甚至就互动来说,效果还优于面对面授课,因为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更加畅所欲言。

4、教学过程方面

4.1课前准备

利用PPT课件、微信、视频软件、作业及测试题库、部分实验操作项目录制操作视频等给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案例为问题导向进行教学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个知识点通过讨论、提问等互动环节,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验操作真实呈现师生操作的场景,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4.2授课过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QQ”等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实施,精心策划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提前一天安排学生预习新课,通过预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在上课前十分钟内教师移动端发布课堂签到,同时送上温馨的言语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直接用手机通过扫描课堂大屏的二维码或输入教师分享的邀请码等方式进行签到,并且较多学生也给老师送上感恩的话语或“鲜花”。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前,通过发布问题让学生抢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随之采用案例教学法,用病案引出本次课所传授的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国家级各级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问题,明确哪些知识学生自己可以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线上教学时就针对性地对重点、难点展开讲解,推送相应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将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解决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是实验操作内容要化繁为简,教师演示操作后通过学生口述及操作视频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以有效的指导。

进行线上教学,一方面,能够使线上授课内容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教学资源利用的充分化,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显了学生学习主动化、个性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传统的授课,教师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诙谐幽默的授课形式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书本以外的许多东西;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缺乏,这对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